2016-01-11

專業的界限

去年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有個 B2B 客戶在自己的市場呼風喚雨十餘載之後,第一次起心動念想跨入 B2C 市場,於是找到了我們來做市場諮詢;不過可能是第一次僱用顧問服務,過程中同事一直提到,客戶好像不太知道該怎麼「用」 我們的人。

一次會議上,客戶的助理拿出了一份她做的問卷調查報告。根據這份市場調查的結果,這個產品較受女性歡迎、多數受訪者覺得價格偏貴、不過對品質相當滿意、也都願意回購。看來,接下來只要加強曝光力道就好了。

這個問卷調查的受訪者總數?
四人。
所謂「比較受女性歡迎」,是因為四個填寫問卷的都是女性。「多數受訪者覺得價格偏高」,來自75%受訪者——也就是三個人這樣寫。

雖然你以為,只要看到「總樣本四人」這個數字,任何人都會知道前面所有論述、整份簡報全都是無意義的,其實不然。完全無涉市場調查領域的人,可能真的不了解四個受訪者做不出有信度效度的量化研究,也可能不知道市場調查需要一些基礎知識才能進行。

聽到這件事後我一直在想,是什麼原因讓人覺得「這我也會」呢?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我們自己有沒有在不知不覺中犯了自以為會的錯誤呢?

理科的專業通常都有很明確的分界,例如我知道自己不會設計筆電,ZQ會,我不會寫程式,綸綸會;而商業上那條專業的線為什麼就常常給人踩過來又踩過去的呢?

今天看到這個,莫名覺得滿感人的。

(文字轉自王俊雄FB
有人來信我問一堂文案課多少錢才合理。
這樣說好了,要是我內心的文案大神開課,我會覺得應該是師徒制的比較妥當,而收我二十萬學費我會覺得便宜又合理。
我會不辭艱辛的去上這堂課。我不會算時數。只要他願意讓我問問題就好了。因為我知道我要問什麼,他會給我意見。
但是大部分來信的都不是我,所以絕對不需要這樣的課程。因為我寫文案十七年了所以我可能沒辦法找到我的需要。
但是如果你不是我,請問你想變成怎樣的文案?
比你看到的文案好的文案嗎?我不覺得。
事實是這樣的。
1、文案基本上是一種商業文字,他是最末端的呈現,但是他要有最前端的理解,最過程的洞察,最終使用的經驗,最殘酷的價格與價值呈現。
2、文案是一種巧妙的溝通,你必須不能欺騙,也不能說優點不說缺點,光是這點我就無法讓很多業主接受,所以他們都不會給我案子做。跟我學不太妙。
3、很多業主很怪,他們喜歡在自己顯而易見的優點上故作謙虛,卻在自己分明有問題的缺點上拼命迴避,然後要找到一個會安撫自己的人,我建議他不要找人幫他,看心理醫生就好了還比較便宜。沒錯,好的創意團隊絕對絕對比律師會計師醫師還貴,而且貴上很多。
因為好的行銷創意直接幫你創造財富,律師只是幫你告人或是不讓你被告,會計師只會幫你算錢你沒錢了他就撤了。
創意團隊通常外聘,所以也會落得盈虧無關己身的罵名,但是我的公司不是這樣,所以不會罵到我。
4、文案不是一種文字的耍弄,或是把文字使喚來使喚去好像傭僕那樣的差遣,而是一種接近透明的告白,剩下不透明的那一塊,就是要消費行為發生才發現的那樣的美好。
5、要學當文案之前先學會書寫,是重要的條件。書寫要有資料庫,要知道自己的風格,要瞭解自己跟對象的生活,要知道自己的行業,要懂得時間季節氣候的分別,要知道為什麼甜湯要加薑,千歲為什麼是王爺,要知道的很多,而寫出來的其實很少很少。
6、文案也沒有什麼好教的。因為你就一直寫。寫了之後拿去給你尊敬的人看,相信他的判斷,然後回去寫。
找到你尊敬的喜歡的文案老師最重要。
而前提是你自己愛不愛寫。


作為 PR 七八年,各種文章稿件是沒少寫,文案常常也是湊合著就寫了,從沒想過如果客戶不想湊合,其實有專業的人可以寫(預算和溝通成本是另一個問題,只是從來連想也不曾想到過)。文案這種東西貌似沒有好或不好,大概有對或不對、合拍不合拍、靠譜不靠譜...嘛,有時候好像也沒有這些,只有喜歡不喜歡。所以這東西怎麼能教?或被教?

PR 也是這樣,如果有人想成為 PR,最快的方法不是請教別人或去上課,而是找家正常的 agency,從 AE 開始做起。然而我不知道成為 PR 的好處是什麼,所以通常有弟弟妹妹問我如何成為 PR 的時候我都是很誠懇地說「勸你不要」。

並不是文案或PR這些專業進入了怎樣禪的領域,我想是它們並非學識,而比較像是一種技術。學識可以透過唸書(或Google)取得,但技術則要從操作中 acquire。

因為如此,看到別人寫了不靠譜的文案、做了不靠譜的市場調查也沒什麼好惱怒的,他們正在 acquire 這項技術的路上。只是我們旁邊人看著會覺得有點...辛苦,如此而已。

--

剛好這幾天又發生了一件小事使我陷入兩難。

從我的角度看必定會同意「好的行銷創意直接幫你創造財富」,但有可能別人不這麼認為,我只好把變因消除來實驗試試看。事實上是,我也在找答案。

我看見的這個世界已經因為各種商業與政治變得極度複雜,導致不消除搜尋成本就能獲得商業成功的機率,看似小到難以估計。如果證明其實世界還沒有我想得那麼複雜,也是蠻好的。


--

最近辦公室屋頂只要遇到下雨就吵得不得了,真的是不得了,連我女兒歡起來的時候大概都沒這麼吵這麼持久;方便的是 RainyCafe 就沒有開著的必要了 (somebody's doing a better job),但是要把 The XX 開到最大聲才能工作下去。

台北進入了令人惱怒的雨季,又濕又冷。當我在心裡如此埋怨的時候突然想到可以查查倫敦天氣。一看到他們連續七天降雨機率100%、氣溫是3度,就覺得心裡舒坦多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