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culture/societ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culture/societ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08-31

Another London

A photo posted by Marcia Sayumi Qiu (@sayumiq) on
Another London

現在在 Tate Britain 展出的攝影展,內容是1930-1980之間外國攝影師、藝術家到倫敦來發展/旅遊/定居時拍攝的倫敦。因為是從外國人眼中的倫敦,所以叫做 'Another London'.

展出的照片多是人文取向,可以看到在同一個倫敦、不同階級的人們在不同時期的生活面貌(使用"階級"這個字實在是別無他法,英國--至少英格蘭,是個階級意識顯著到無法不提的社會)。這裡可以看到好幾十年前就在出產 posh 的 the Square Mile, 好幾十年就已經這麼喧囂而混亂的 Petticoat Lane,原來現在的倫敦好久以前就長這樣了。時代過去,人們的穿著換了,但是各個族裔、群體卻好像跟著他們的先人們留在原本的地區沒什麼改變,在我這個外國人眼裡看起來非常有趣。

翻拍的這張照片應該是展場裡面唯一一張有私人生活樣貌的照片,Eve Arnold 的 ‘One of Four Girls who Share a Flat in Knightsbridge 1961’.
特別喜歡這張作品,是因為這個畫面我可以腦補好多故事。
50年前的 Knightsbridge 已經是一個超級繁華的地方了,四個單身女生卻寧可擠在一個合租公寓裡也要住在昂貴的市中心。出了房子外面就是大街、Hyde Park、Harrods 跟 South Kensington, 房子裡是超小的浴室跟到處掛的絲襪褻褲。好像王家衛 2046 裡描述的六零年代香港,大家出門都要打扮得光鮮亮麗,背挺得老直走起路來像名媛士紳,住的地方卻是僅容旋身的斗室,連像樣的牆壁都沒有。某種城市文化導致相似的行為,我覺得這其實很浪漫。

這張照片完整版在 Magnum Photos 可以看到。


2012-08-04

就跟你說了倫敦人百無禁忌的

讓我們來想像一下今天如果發生死亡意外導致大眾運輸停駛,各個國家的停駛公告會長怎樣呢?
(以下不負責猜想)

大陸:
班車誤點,請您改乘其他交通工具。

台灣:
前有事故,班車停駛請見諒。

德國:
因意外誤點,我們深表歉意,請使用已安排的替代路線。

英國:
有人臥軌所以班車停駛。但其他路線都是好的噢!



sayu: 我並不想要知道細節啊啊啊~~~~(抱頭)

Ping: 至少他們沒告訴你 upper half missing 或是 lower half smashed 之類的不錯了.

*經過我一整天拿這個問題到處煩各國朋友 (British/ Canadian/ German/ Puerto Rican/ Korean),會這樣寫出來的目前真的只有英國。

Sarah 不服氣的說 "那是因為火車公司需要讓大家知道事情有多糟,這樣人們才會接受。如果只是告訴你 service closed because of an incident, 受影響的人只會責怪火車公司而已."

所以是倫敦人對於大眾運輸特別沒有耐心的原因?
於是後來我就查到了,日本電車也會公佈"有人臥軌"的。更糟的是大家都習以為常了哦。






2012-05-31

This Love


上週請了三天假,跟Minseo, Sarah三個人去德國找 Melanie 跟她的男友 Jannis.
在歐洲工作的好處之一就是,不管合約是短期長期,第一年無條件給你23天年假。我們公司已經是我聽到比較少假期的了,有的公司還一年放26天。台灣人的休假是要先工作滿一年,第二年開始可以有十天特休 ,回想當年出社會眼巴巴期盼一年十天的休假的心情真是有點心酸 (而且用"特休"這個詞一付就是公司恩准你的樣子)。其實還是想回亞洲生活工作,但歐洲勞工真的也過太開心了吧...

Melanie 跟 Jannis的房子超大,兩個人住的房子,空間簡直是大得浪費,大到讓人看了默默揪心自問「我的人生到底都在幹嘛?!!」


兩個人的餐廳
客廳
院子的一個角落

沒事就在院子裡打打羽毛球(不要太過分啊!!)

禮拜六辦了一個BBQ party,在Melanie朋友到之前我還幫忙除了草,大房子真是辛苦呢(抹汗)
不過這麼大的房子當然不是在離市區太近的地方,Melanie 跟 Jannis 每天上班各要開 20跟50分鐘的車各自到 Osnabrück 跟 Gütersloh 上班。她說德國普遍都是這樣:大家不喜歡住在城市裡,寧可住遠一些,房租便宜、空間大,所以對他們而言,這樣的房子大小跟通勤時間都是很普遍而合理的。

Bremen
Düsseldorf

我們這趟德國行程走老人路線,每天在Melanie家裡睡飽飽,起床就在院子裡吃新鮮的德國麵包加果醬或火腿當早餐,然後開車出去走走。德國也進入夏天了,天氣非常好。



Bremen

Bremen

Bremen
Rubbenbruchsee

Rubbenbruchsee

Rubbenbruchsee

我以前只知道德國人對香草很執著:一定要用新鮮草葉做菜,不喜歡裝在罐子裡的 herbs,所以超市裡賣的香草都是一盆一盆的裝,讓你回去可以繼續種 (Melanie: 但它們永遠不會再長出來! )。這趟真正住進人家家裡,發現比起香草,這個民族對醬料的重視更是不得了,跟中華文化搞不好有得拚。一頓飯大概至少要有三四種叫不出名字的醬料跟菜一起端上桌,沙拉要加酪梨醬跟酸奶油拌香草、鮭魚要加 tartare 還有 Heintz 、香腸要加 mustard 跟番茄醬、炒蔬菜的話就放BBQ或是鐵板燒醬 (話說龜甲萬在德國大受歡迎呢),其他還有 marinara 摻進一些香草之類的我根本叫不出名字。據 Melanie 說她父母更嚴重,吃個馬鈴薯要把三四種醬混在一起;而 Jannis 則是極度厭惡混搭 XD
Party上準備的沙拉跟沙拉醬,全部都是我們當天早上新鮮手做出來的。
這張照片完全無關,只是我去市集第一次看到人家怎麼燻鮭魚...
開車出去的路上 Melanie 怕我們聽德文廣播會無聊,所以都開著德國的英文電台 BFBS。BFBS 電台的目標族群是在德的英國人,其實一開始是為戰後留在德國的英國軍人而設。不知道是不是他們 DJ 太混,還是英國老兵就是喜歡這個音樂類型,在這五天內我們至少聽了十次 Maroon 5 loop。這首 This Love 尤其卡腦啊。


冷知識:德文的樂透彩券叫做 "lose". 讀音聽起來則是完美的英文 "loser"
聽了就不太想買...





2011-05-05

百無禁忌

有時候覺得英國人真他O百無禁忌
這是倫敦市政府的宣傳,請大家注意夜歸安全的廣告

IMG_4084

白人小女孩的屍體照片,加上一句標語
"別讓你的朋友死在路邊" --硬要翻譯的話就是這樣,就貼在地鐵站裡。

並且顧及政治正確還製作了不同人種版本 (這善意根本用錯地方了吧!)

IMG_4154

***

英國人百無禁忌還用在什麼地方呢...這是一個販賣機,
在我們上禮拜待的尼斯湖旁邊的Hostel

IMG_4673

雖然乍看之下是普通的零食販賣機,
不過綺果彩虹糖隔壁放的是衛生棉條,再隔壁是衛生棉;
我早餐吃到一半瞄到差點把cereal噴出來,
忍不住跟Sarah吐槽:我有時候覺得你們英國人好像都不在意什麼禁忌一樣!然後指給她看
她皺眉頭笑:才不是,我也覺得那樣很奇怪!
我說:還有很多瘋狂的例子!比方說把皇宮改成刑場,然後再改成國庫?(倫敦塔)
還有把教堂改成夜店? (這家夜店在我們學校門口)
她:呃....你這麼一說,好像真的是這樣...?

(太後知後覺了吧!!!我對中華文化會有這麼後知後覺嗎?)

an used-2b-church club
教堂改成的夜店。裡面還是很漂亮,有些彩繪玻璃都還留著,但真的很瘋狂啊!
(並且附近還有另一家夜店是圖書館改成的,夜店的名字就叫The Library...囂張是不囂張)

***

近況

忙到要死勒,而且還感冒
(話說這還是我到英國來第一次感冒,到底為什麼有人冬天不感冒留在春天每天15小時日照的時候感冒?!)
一個論文專案大綱就快弄死我了(客戶快回信啊~我下跪求你拜託!!!!) 而後面還有考試跟兩個essay在排隊
昨天好不容易完成一個焦頭爛額的團體大project正暗自歡喜
結果下午在宿舍樓下遇到印尼同學,第一句話問他 Hey! How was your holiday?
他回答:我完成了essay A、essay B做到一半,論文大綱還沒動
我:哦...不要擔心拉(不是在討論holiday嗎),我essay A一個字也還沒動。我去了London, Newcastle, Blackpool, and Scottish Highlands... 很棒!
他:essay A??還沒動?!!! why?! how come!?? you serious??!! (加超誇張表情+動作)

呃...我錯了,我不應該被生下來......=_=
(後來Melly安慰我:Oh...ignore him, he is a NERD!)

目標:今天要完成所有東西!!! (做夢)

2011-04-29

Royal wedding & the British Monarchy

圖片 2

時間往回推到上禮拜  我賴在Sarah爸媽家看電視的時候轉到一個揶揄皇室婚禮的節目,
有點像八卦小報那種調性,找一些長得像皇室成員的演員模擬故事  再加上一些花邊;
我一直以為英國人是很尊敬皇室的,就問Sarah這樣取笑皇家沒關係嗎?
她也很驚訝我這樣問...就說 其實很多人是不喜歡皇室的。
為什麼?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實質功能,卻需要花很多錢
想像一下如果你跟貴族、皇家都沒什麼關聯,是一個努力的創業者好了,
然後你知道你賺的錢有一部分都給女皇王子們買珠寶華服美食去了,
報紙還一天到晚告訴你皇族成員今天去了哪裡見了誰做了什麼事生了什麼病,不是很煩人?

她說當然也有一些皇室fans,如果商業活動能請到皇家成員也是很難得的事情(Cartirer就很愛這一套)
不過人們有很多不一樣的理由不喜歡皇室,比方說皇家成員也並不是每個都形象良好
然後皇室有重要活動還會影響到人民,像這次royal wedding就放假一天,影響到很多地方。

一旦開始注意這個topic, 就發現許多小報/網站其實都滿不客氣的取笑皇家成員XD
例如王子禿頭...或是Kate吸走了王子的美貌等等


(但是Will小時候真的好可愛啊!小時候像他媽媽,長大了像爸爸...)

今天一邊跟ZQ講話一邊看youtube轉播皇家婚禮 (英國皇室有官方youtube頻道,平常上傳一些皇族成員參訪孤兒院之類的影片,現在還作為婚禮的網路直播平台,非常跟得上時代)
聊到原來不是所有英國人都很敬愛皇室這件事,他也很驚訝
因為在台灣 “電視上看起來就是英國人超瘋皇家婚禮的”

(有幾點可能解釋:
1. 畢竟放了一天假,如果住在南方,不用是royal fans大概也還是會去湊個熱鬧所以人很多;
2. 人群當中有很大比例是外國觀光客。上上周去倫敦的時候已經感覺觀光客都要把路擠爆了,後來在蘇格蘭也遇到一堆外國人是特地為皇家婚禮才選來英國度假的,外國人可能比本地人還狂熱;
3. 白金漢宮的人也不是傻子,不好看的畫面難道還會播出去讓國外看到嗎?)

除了街上會掛國旗之外,很多商店也藉機推出Royal wedding週邊商品,
旗子、T-shirt、紀念品等等。雖然Leeds比較北邊慶祝的氣氛沒那麼強烈,
不過我很愛的quirky精品店Joy也推出Royal Street Party系列

圖片 1
(我無可克制的買了右下角那個Tea bag rest...)

為了這個大婚,英國國內是否保留皇室這個議題炒得非常熱
後來看到一些本地朋友在FB發飆,顯然不喜歡皇室的英國人真的是是大有人在
轉錄一則我朋友Vic的本日熱門銘言:

"We're having a wedding, you're paying. You're not invited. Now run along and organise a street party in our honour. There's a good peasant."

我們要結婚,你付錢辦婚禮,你不會被邀請。
然後去開個party慶祝我們結婚吧!真是一個好平民。


又,根據BBC(中立)與The Guardian(英國衛報,中間偏左)公佈的民調,
在1984年19%的人想要共和制,2005已降到13%
而覺得"英國有沒有皇室不會有什麼差別"的人則從16%上升到37%
不過衛報上週的民調又說26%的人直接表示”沒有皇室會更好” (we'd be better off without the monarchy)

如果以外國人的身份幫皇室講點話...
這是美國演說者C.G.P. Grey做的影片,非常的智障兼具有知識性,
很有說服力的解釋了英國為什麼有皇室會比較好




這個人甚至做了另一個影片解釋前陣子BBC吵得要死(可是我聽不懂)的“AV”
(不是我們理解的那個AV, 是Alternative Vote順位指定投票制),非常值得一看。



活在這世界真的好多東西要學啊...(嘆)
(我怎麼老是off topic)

2011-03-16

怠惰

IMG_3485

IMG_2710

IMG_3532

IMG_3535

IMG_3561

IMG_3546


最近真的是很混
沒在畫圖沒在寫東西也沒在拍照
手邊沒有什麼很給力的工作,好像也沒有很用力在唸書...=_=


(話說回來這學期到底有誰可以很用力在唸書的我真想知道,
光是上課, seminars, meetings, workshops, group projects就已經去掉8條命了,剩下一條留著給每週末的party拿去消耗剛好乾乾淨淨)


***


這是我的weekly shopping
IMG_3526

說來恐怖,不過,採購一週後的今天,這裡面除了兩盒Frostie之中的一盒還倖存,之外其他全部都被我消滅了。(不胖才奇怪啊)


***

然後上週末獨自去了Leeds唯一的vintage fair: St. Gemma's Hospice Vintage Fair。這是St.Gemma療養院舉行的慈善活動 (vintage fair直譯是舊貨展示會,可以想像成比較高級的跳蚤市場,是我這種熱愛老舊怪東西的人的天堂)

只可惜沒拍什麼照片,因為整個氣氛實在太不適合拿起相機當觀光客。可能它的地點偏僻,又不是太有名,整個活動裡面完全沒有外地人,大多是每年都來捐款給這家療養院的英國主婦、療養院患者的家人、或住附近的老公公老太太,氣氛不但不熱鬧還可以說有點謹慎;身為唯一的黃種人在裡面拍照顯然有點白目=_=為了不給這些英國人壞印象,我只有偷拍了這一張(這還不是拍了)

IMG_3588

舊唱機,目測大概八九十公分高,70鎊。
真好奇這東西在市集上怎麼能存在超過兩小時,要是我在本地有一個自己的房間絕對現場就買了用taxi搬回家去。(這麼說我以後會是山田太郎的媽媽那類型...)


IMG_3594


最後買了這個手套,還有上面的那個Celtic戒指,還有下面這組叉子


IMG_3597


叉子原本只想要一隻的,但是一隻一鎊、五隻才三鎊,
想著"叉子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多多益善啊"就拿了整組,
於是賣家附給我這個驚人的盒子..


IMG_3596


這種印刷分色方法跟紙質我整個看到傻眼,是多久以前的一點概念都沒有,
最下面的編號還是用沾水筆手寫上的,是想要嚇人到什麼地步

IMG_3600

後來我去查,生產這組叉子的John Batt & Co. Ltd公司存在的時間是1898-1920。

二戰前生產的叉子...=___= 簡直超越了vintage而該被稱為antique了吧
(但我還是會毫不客氣的把它拿來用的,這就是vintage對我的價值!)

***

關於古老的怪東西,我們圖書館也是一絕。Leeds University圖書館是UK前幾大的圖書館,因為學校很老的關係圖書館的館藏也很老,常常可以見到這樣的書放在架上

IMG_2671

或這樣的古老地圖集

IMG_3610

拉遠一點看,這些古董就大喇喇的放在必經通道上,
態度簡直不知道該說是open好還是careless好。(文化衝擊啊)

IMG_3609


隨便抽一本出來


IMG_3612

舊式藏書票(已經在我們圖書館發現很多不同時期的藏書章了,藏書票是第一次看到)

IMG_3613

這本來自已被解散的古老英國貴族圖書館Bibliotheca Lindesiana

IMG_3620

1899年出版。放在路邊真的沒問題嗎...=____=

IMG_3614


內文


IMG_3617

跟插圖(我看不懂其實...但猜是聖經故事)

IMG_3618


***


歸因於去年12月的惡劣天氣、歐洲大雪、交通停頓、技術問題等等常見的英式理由,我訂的聖誕卡終於在3月初送到我手上。超開心的啊。

IMG_3506

(圖中是我每天上課的Business School,11月趁下雪趕快拍了趕快送印的,
廠商倒是滿不在乎地印他三個月才寄到我手上)

排除到底誰想會要過期一季的聖誕卡不說,原本打算藉寫聖誕卡的機會謝謝幫我寫推薦函的老師跟老闆們,至今當然也是沒有做orz
老闆自己也很忙倒是還好,老師那邊則是死定了絕對會把我殺了啊沒在開玩笑orzzz
(學弟妹現在應該會聽到她說“你們這些要推薦函的啊,以前你們有個學姐...%$#^&@**@%$”)


***

跳痛一下用一張聳動的海報做結。

IMG_3498

這是一個學生政治團體"SSDP" (Student for Sensible Drug Policy)的小廣告,
文化衝擊啊orz

2010-12-03

scene of the day - snow

兩天前深夜突然下起一點像樣的雪,我跟Yahel很興奮跑到宿舍外面去玩。
IMG_2070
IMG_2072

對於南國(台灣+墨西哥)村姑們一輩子沒看過雪從天上掉下來,很開心跑去玩雪這件事:
1. 挪威代表Mari: I know it would be exciting for you, but it just ....snow.
2. 德國代表Melanie: This is Europe. It happens.
3. 在Purdue的Colin: you will eventually HATE it.
##ReadMore##
以上潑人冷水的評論,到了必須在大雪中步行15分鐘去學校的時候就顯得完全中肯。
今天開始下起了不可思議的大雪(好啦可能只有我覺得不可思議)
IMG_2133
這是我家附近的空地,不知道是學院生還是大學生玩得非常開心,快被老師逼死的研究生則是沒有這個心情謝謝。

IMG_2135
路上的車子都以可笑的慢速在行駛,大概只比走路快一點點而已;
因為雪不像雨是透明的所以能見度很差,
加上路面的雪被壓過之後是半結冰的狀態,開車其實是很滑很危險的
(走路也很危險因為車子隨便滑一下你就會莫名其妙被撞)

IMG_2140
我每天去學校要爬的樓梯(它的台階消失了,不知道該踩哪裡)
update: 後來更糟的是被很多人踩過之後它的表面結冰,變成一個巨大的溜滑梯,
如果沒有兩手抓緊旁邊的欄杆就會一路滑回家,我覺得這邊的人每天出門都充滿了刺激的樂趣

IMG_2142
如果前面幾張都看不出來雪有多大請看這張。右上角還有鳥在飛,他們命真的很不好

IMG_2146
這條路原本有分人行道跟車道的,也是和和氣氣的融為一體了。照片中的這個人則是在跌倒。

IMG_2139
只下了二小時左右積雪就有這麼深,每個人(如果有像我一樣悲慘的非出門不可的原因的話)都是像在兒童池裡走路似的一路涉雪走過來。然後在雪中穿這種便宜的靴子是智障的行為,因為它滲水之後會把你的腳趾一起冰凍起來。(怎麼聽起來很像一種清朝的刑求方法...)

IMG_2158
很無辜的樹,只是長個葉子而已一個晚上就完全被埋起來了心情一定很差

IMG_2163
早上出門要開車上班看到車子變成這樣不覺得很傻眼嗎...?

IMG_2145
車子底下還有冰柱...!!


雖然覺得如果是我早上起來看到花園全毀、水管結冰、車子還被埋起來一定會暴走,不過可以想像住在這裡的人一定習以為常了。天氣某種程度上也影響到這個國家的民族性,這種面對壞消息的消極回應也反映在其他地方;像火車突然宣布不開、宿舍突然停電、圖書館突然關閉(他馬的),英國人只是無表情說 "哦,對啊,運氣真差。" 或是聳聳肩說 "that is stupid."
不過德國、南韓這些地方雖然也有很糟糕的雪天,Melanie跟Minseo的反應卻比較實際;以她們的說法,在她們的國家人們比較喜歡貢獻在工作上(不過話說世界上有比英國人更不喜歡工作的民族嗎),服務的概念比較完整。比方說就算天氣很差依然繼續提供服務,或者是通知停止服務到真正不服務之前會有個緩衝時間。而在英國人們則是非常果決的說 "雪下得太大所以我們要下班了"然後東西收一收大門就拉下來。

IMG_2165
(最近流行的遊戲:在別人車子上畫畫)
(深陷於reference與bibliography的研究生們某種程度上很像desperate housew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