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UK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UK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09-26

Fundamental



搭火車去上班的路上讀著接下來要寫推薦文的書(其實不用讀完也可以寫的--但這本真是深得我心乾脆先把它看完)、吃著 belvita 餅乾當早餐;車窗外是倫敦入秋之後沒完沒了的雨,火車裡擠著各色面無表情心裡在咒罵天氣的 Londoners.

最近一兩個月忙到暈頭轉向。阿福 Maymay 上次笑我說,我這麼忙,根本也沒有好好享受倫敦生活,還不如回台灣。我心裡其實也說不清楚到底是喜歡這個國家什麼地方,硬要過著在兩個時區工作的生活也覺得值得留下來。但是總隱隱覺得,就算只是糟糕的天氣、老舊的火車、我的 Kindle 跟早餐餅乾之類現在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已經漸漸成為我的一部分--而就算我未來離開了,去了別的地方發展事業或是結婚生子之類的,到哪一天回頭看的時候,這些小事總會變成"使我之所以是我"的、根本而 fundamental 的元素之一吧。


Btw 我愛死我的 kindle 了...best invention ever!!

2012-09-07

Drawing



Fun room in JMW Turner's collection of Tate Britain. Feeling haven't been so concentrate on something for a long while.

只隔一週後又來了 Tate Britain, 因為 Minseo 聽我說了之後也想看 Another London 的展,於是我把 Tate 會員卡借她,計畫自己去看永久展區,結果被困在他們提供鉛筆與畫紙的這個小房間裡XD

很久沒有畫畫了不過一碰就馬上陷進去。我覺得拿著紙筆畫畫好像真的是我一生的鍾愛,可以就這樣一直不管時間的畫下去。很可惜人生不是童話,以我的能耐貌似並沒辦法靠這個養活自己;或者說有其他更容易養活自己的方法。我是這樣被說服的。


我一直在想的是,說服別人的能力其實是很可怕的一種能力。
正面的例子像是,有能的政治領袖帶領國家走過低潮、勵志演講家鼓勵聽眾正面積極面對人生;負面的例子則有,多少消費者被廣告文案說服而消費了不必要的東西、多少投資人被分析師說服買了陷阱一樣的房貸債券。
聽眾相信這些說服者比他們更聰明--很多情形上可能的確是--而信賴他們、甘願被說服;但是擁有這種能改變他人決定的能力的聰明說服者們,有注意到被自己輕易改變的是他人的人生嗎?

又,那當對象是你的孩子的時候呢?你怎麼能確定你說服他的那個人生方向是一個絕對正確的方向呢?

尤其當這個世界已經不存在絕對的正確的時候?


2012-08-31

Another London

A photo posted by Marcia Sayumi Qiu (@sayumiq) on
Another London

現在在 Tate Britain 展出的攝影展,內容是1930-1980之間外國攝影師、藝術家到倫敦來發展/旅遊/定居時拍攝的倫敦。因為是從外國人眼中的倫敦,所以叫做 'Another London'.

展出的照片多是人文取向,可以看到在同一個倫敦、不同階級的人們在不同時期的生活面貌(使用"階級"這個字實在是別無他法,英國--至少英格蘭,是個階級意識顯著到無法不提的社會)。這裡可以看到好幾十年前就在出產 posh 的 the Square Mile, 好幾十年就已經這麼喧囂而混亂的 Petticoat Lane,原來現在的倫敦好久以前就長這樣了。時代過去,人們的穿著換了,但是各個族裔、群體卻好像跟著他們的先人們留在原本的地區沒什麼改變,在我這個外國人眼裡看起來非常有趣。

翻拍的這張照片應該是展場裡面唯一一張有私人生活樣貌的照片,Eve Arnold 的 ‘One of Four Girls who Share a Flat in Knightsbridge 1961’.
特別喜歡這張作品,是因為這個畫面我可以腦補好多故事。
50年前的 Knightsbridge 已經是一個超級繁華的地方了,四個單身女生卻寧可擠在一個合租公寓裡也要住在昂貴的市中心。出了房子外面就是大街、Hyde Park、Harrods 跟 South Kensington, 房子裡是超小的浴室跟到處掛的絲襪褻褲。好像王家衛 2046 裡描述的六零年代香港,大家出門都要打扮得光鮮亮麗,背挺得老直走起路來像名媛士紳,住的地方卻是僅容旋身的斗室,連像樣的牆壁都沒有。某種城市文化導致相似的行為,我覺得這其實很浪漫。

這張照片完整版在 Magnum Photos 可以看到。


2012-08-04

就跟你說了倫敦人百無禁忌的

讓我們來想像一下今天如果發生死亡意外導致大眾運輸停駛,各個國家的停駛公告會長怎樣呢?
(以下不負責猜想)

大陸:
班車誤點,請您改乘其他交通工具。

台灣:
前有事故,班車停駛請見諒。

德國:
因意外誤點,我們深表歉意,請使用已安排的替代路線。

英國:
有人臥軌所以班車停駛。但其他路線都是好的噢!



sayu: 我並不想要知道細節啊啊啊~~~~(抱頭)

Ping: 至少他們沒告訴你 upper half missing 或是 lower half smashed 之類的不錯了.

*經過我一整天拿這個問題到處煩各國朋友 (British/ Canadian/ German/ Puerto Rican/ Korean),會這樣寫出來的目前真的只有英國。

Sarah 不服氣的說 "那是因為火車公司需要讓大家知道事情有多糟,這樣人們才會接受。如果只是告訴你 service closed because of an incident, 受影響的人只會責怪火車公司而已."

所以是倫敦人對於大眾運輸特別沒有耐心的原因?
於是後來我就查到了,日本電車也會公佈"有人臥軌"的。更糟的是大家都習以為常了哦。






2012-07-06

the Shard


Q: What's the most touristy thing I'v done in London?
A: Running though London high streets in heels for half an hour only to catch the opening laser show of some new tallest building in Europe.



2012-06-04

2012-05-25

untitled May 25, 2012

我每天都有東西想要寫在這個blog,然後每天都利用沒在幹嘛的時間琢磨要怎麼寫 (真的)。

可問題是吃個飯洗個澡之後就沒剩多少時間,差不多就要寫商周了。經過一整天上班,這時候我通常已經奄奄半息,眼看只剩下寫一篇文章的 capacity,那...還是先寫有錢拿的文章好了,部落格放一邊去。這就是每天的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所以這裡才只有一些很空虛的假文青照片之類的。實在不是我愛在那邊假裝文青啊。

話說關於商周的文章,其實一直有個讓我很心煩意亂的現象,就是我自己喜歡的文章貌似永遠不會跟大家喜歡的文章有重複 (好啦非常偶爾的時候會)。比方說像前天的一篇簡直慘不忍睹,因為我拖拖拉拉到十一點半才開始 study, 結果完全寫不出個什麼像話的東西來,一路弄到凌晨兩點我都要彌留了,只好認賠殺出去睡覺。寫出來的東西我基本上沒有勇氣看第二遍,結果編輯竟然 promote 它啊啊啊啊(慘叫) (我只看到按讚的數量猜測應該是編輯把他放去了什麼別的地方--但依然沒有勇氣點進去再看一遍我寫了什麼)。反之,昨天的文章我自認稍微旁徵博引了一下 (其實只是用上了最近跟朋友聊天講到的圖表),內心很欣慰的覺得看起來還不錯吧?然後就大致上是沒有人理會它的狀態這樣。切心啊。



這位仁兄是我工作最大的阻力。愛睏不算的話啦。
他躺在這裡的目的就是要你摸他,真的是很愛撒嬌。你有空的時候是很可愛,沒空的時候就很可惡了。啊然後他最近很愛咬我!


2012-04-30

The Queen is always right

All of these should mean something when I look back someday after.
So no matter what is going on, let's just try to keep calm and carry on.

2011-05-05

百無禁忌

有時候覺得英國人真他O百無禁忌
這是倫敦市政府的宣傳,請大家注意夜歸安全的廣告

IMG_4084

白人小女孩的屍體照片,加上一句標語
"別讓你的朋友死在路邊" --硬要翻譯的話就是這樣,就貼在地鐵站裡。

並且顧及政治正確還製作了不同人種版本 (這善意根本用錯地方了吧!)

IMG_4154

***

英國人百無禁忌還用在什麼地方呢...這是一個販賣機,
在我們上禮拜待的尼斯湖旁邊的Hostel

IMG_4673

雖然乍看之下是普通的零食販賣機,
不過綺果彩虹糖隔壁放的是衛生棉條,再隔壁是衛生棉;
我早餐吃到一半瞄到差點把cereal噴出來,
忍不住跟Sarah吐槽:我有時候覺得你們英國人好像都不在意什麼禁忌一樣!然後指給她看
她皺眉頭笑:才不是,我也覺得那樣很奇怪!
我說:還有很多瘋狂的例子!比方說把皇宮改成刑場,然後再改成國庫?(倫敦塔)
還有把教堂改成夜店? (這家夜店在我們學校門口)
她:呃....你這麼一說,好像真的是這樣...?

(太後知後覺了吧!!!我對中華文化會有這麼後知後覺嗎?)

an used-2b-church club
教堂改成的夜店。裡面還是很漂亮,有些彩繪玻璃都還留著,但真的很瘋狂啊!
(並且附近還有另一家夜店是圖書館改成的,夜店的名字就叫The Library...囂張是不囂張)

***

近況

忙到要死勒,而且還感冒
(話說這還是我到英國來第一次感冒,到底為什麼有人冬天不感冒留在春天每天15小時日照的時候感冒?!)
一個論文專案大綱就快弄死我了(客戶快回信啊~我下跪求你拜託!!!!) 而後面還有考試跟兩個essay在排隊
昨天好不容易完成一個焦頭爛額的團體大project正暗自歡喜
結果下午在宿舍樓下遇到印尼同學,第一句話問他 Hey! How was your holiday?
他回答:我完成了essay A、essay B做到一半,論文大綱還沒動
我:哦...不要擔心拉(不是在討論holiday嗎),我essay A一個字也還沒動。我去了London, Newcastle, Blackpool, and Scottish Highlands... 很棒!
他:essay A??還沒動?!!! why?! how come!?? you serious??!! (加超誇張表情+動作)

呃...我錯了,我不應該被生下來......=_=
(後來Melly安慰我:Oh...ignore him, he is a NERD!)

目標:今天要完成所有東西!!! (做夢)

2011-04-29

Royal wedding & the British Monarchy

圖片 2

時間往回推到上禮拜  我賴在Sarah爸媽家看電視的時候轉到一個揶揄皇室婚禮的節目,
有點像八卦小報那種調性,找一些長得像皇室成員的演員模擬故事  再加上一些花邊;
我一直以為英國人是很尊敬皇室的,就問Sarah這樣取笑皇家沒關係嗎?
她也很驚訝我這樣問...就說 其實很多人是不喜歡皇室的。
為什麼?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實質功能,卻需要花很多錢
想像一下如果你跟貴族、皇家都沒什麼關聯,是一個努力的創業者好了,
然後你知道你賺的錢有一部分都給女皇王子們買珠寶華服美食去了,
報紙還一天到晚告訴你皇族成員今天去了哪裡見了誰做了什麼事生了什麼病,不是很煩人?

她說當然也有一些皇室fans,如果商業活動能請到皇家成員也是很難得的事情(Cartirer就很愛這一套)
不過人們有很多不一樣的理由不喜歡皇室,比方說皇家成員也並不是每個都形象良好
然後皇室有重要活動還會影響到人民,像這次royal wedding就放假一天,影響到很多地方。

一旦開始注意這個topic, 就發現許多小報/網站其實都滿不客氣的取笑皇家成員XD
例如王子禿頭...或是Kate吸走了王子的美貌等等


(但是Will小時候真的好可愛啊!小時候像他媽媽,長大了像爸爸...)

今天一邊跟ZQ講話一邊看youtube轉播皇家婚禮 (英國皇室有官方youtube頻道,平常上傳一些皇族成員參訪孤兒院之類的影片,現在還作為婚禮的網路直播平台,非常跟得上時代)
聊到原來不是所有英國人都很敬愛皇室這件事,他也很驚訝
因為在台灣 “電視上看起來就是英國人超瘋皇家婚禮的”

(有幾點可能解釋:
1. 畢竟放了一天假,如果住在南方,不用是royal fans大概也還是會去湊個熱鬧所以人很多;
2. 人群當中有很大比例是外國觀光客。上上周去倫敦的時候已經感覺觀光客都要把路擠爆了,後來在蘇格蘭也遇到一堆外國人是特地為皇家婚禮才選來英國度假的,外國人可能比本地人還狂熱;
3. 白金漢宮的人也不是傻子,不好看的畫面難道還會播出去讓國外看到嗎?)

除了街上會掛國旗之外,很多商店也藉機推出Royal wedding週邊商品,
旗子、T-shirt、紀念品等等。雖然Leeds比較北邊慶祝的氣氛沒那麼強烈,
不過我很愛的quirky精品店Joy也推出Royal Street Party系列

圖片 1
(我無可克制的買了右下角那個Tea bag rest...)

為了這個大婚,英國國內是否保留皇室這個議題炒得非常熱
後來看到一些本地朋友在FB發飆,顯然不喜歡皇室的英國人真的是是大有人在
轉錄一則我朋友Vic的本日熱門銘言:

"We're having a wedding, you're paying. You're not invited. Now run along and organise a street party in our honour. There's a good peasant."

我們要結婚,你付錢辦婚禮,你不會被邀請。
然後去開個party慶祝我們結婚吧!真是一個好平民。


又,根據BBC(中立)與The Guardian(英國衛報,中間偏左)公佈的民調,
在1984年19%的人想要共和制,2005已降到13%
而覺得"英國有沒有皇室不會有什麼差別"的人則從16%上升到37%
不過衛報上週的民調又說26%的人直接表示”沒有皇室會更好” (we'd be better off without the monarchy)

如果以外國人的身份幫皇室講點話...
這是美國演說者C.G.P. Grey做的影片,非常的智障兼具有知識性,
很有說服力的解釋了英國為什麼有皇室會比較好




這個人甚至做了另一個影片解釋前陣子BBC吵得要死(可是我聽不懂)的“AV”
(不是我們理解的那個AV, 是Alternative Vote順位指定投票制),非常值得一看。



活在這世界真的好多東西要學啊...(嘆)
(我怎麼老是off topic)

2011-03-30

三月: 傲慢與偏見, 生日party, 與牢騷

最近重新看了傲慢與偏見小說,頗有新的心得,那就是
對學美式英文的人而言,英式英文有時候已經相當莫名其妙了,
而兩百年前的英式英文更是他媽莫名奇妙到一個爆炸。


不過住在英國對於理解這種莫名其妙的語言的確是有幫助的,
至少對於他們奇妙的用字、還有迂迴的句法已經有多一點點理解...
好幾年前我曾在邱K床頭櫃翻開這本書,頭痛得連第一頁都看不完就放棄了。


Her pale face and impetuous manner made him start.
“她蒼白的臉跟慌張的態度讓他嚇了一跳。”
(start!!你用start!!)

he said, 'And this is all the reply which I am to have the honour of expecting! I might, perhaps, wish to be informed why, with so little endeavour at civility, I am thus rejected. But it is of small importance.'
他說 "我何能榮幸可以期待得到這樣的答覆!(這是反話) 我是否可以期待能被告知(might, perhaps, wish三個連著用)為了什麼原因,您甚至不願意試著表示禮貌的拒絕我。但這其實重要性是很低的。"

白話:這就是我能得到的答覆?!告訴我為何你這麼沒有禮貌的拒絕我。但你不想說的話就算了。


...語文這種東西真是太博大精深了啊。


話說回來一邊看一邊默默覺得,以前小康家庭女人的生活真是很像公關的工作,
每天的重要工作就是寫信,回信,寫信,回信(因為是現代社會所以還要加上打電話),
然後沒事就想著辦舞會(活動)、策劃社交場合(訪問/茶會/餐敘),再沒事就大家一起出去旅行...


不,我好像把公關工作美化了。大家千萬不要相信。


***

(我已經到了不想交待這是幾歲生日的年紀了!請讓我們用twnety-something帶過)

Yahel-&-Marcia-B-day

跟Yahel合辦在Revolution的生日party整場爆炸,
當初付訂金的時候  場地說我們最多可以帶四十個人入場,
Yahel一口答應說沒問題啊,那就妳邀20個我邀20個吧!


最好是...=_=


有時候我覺得連班級跟班級之間都是有文化差異的,Yahel的班是Banking & Finance
同學們平常是一群西裝套裝嚴肅人,很少一起party胡鬧(可悶死她這個拉丁美洲姑娘了)
於是聽到Yahel有生日party大家是趨之若鶩
我的朋友群則來自CCPR,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本地人
想也知道行銷人盡是一群愛交朋友的瘋子好人,有party如何會錯過? 然後它就這樣 爆了

IMG_3712

(是的沒在虎爛你,至少這張照片一眼望去每個人都是我們的朋友)
當然後來場地沒有追究,不知道是因為歐洲人的優良風俗自由心證
還是看出來我們兩個party thrower都沒有清醒到可以溝通所以放我們一馬=_=
(管他 大家開心就好)


我的好夥伴Purple Communications另外在生日當天又辦了小小慶祝
因為德國人相信 在生日之前說生日快樂會帶來厄運,
所以雖然大家都去了party可是到當天才講XD
IMGP3419
(恐龍卡片是代表咬人...真是太害羞勒)(然後Melly跟Priya很巧的都給我Lush的小禮盒)
跟好朋友在一起非常非常的開心,而且我第一次覺得生在這天真是個好日子
3/23差不多是春天的第一天,在英國因為四季分明所以感覺非常明顯,
幾天前還冷得要死,突然天氣變得霹靂無敵好,路上花也開了綠葉也長出來了
所以我們就在明亮的法學院大廳過了一下午

IMGP3431
(當然是在工作不光是在玩)(這是我的新寶座,敝人非常滿意這個安排)

IMGP3432

(後來就變成在玩了)

IMGP3441

Priya懷的大概是個三胞胎

IMGP3438
IMGP3444

海獅加上神·艾涅爾...

生日禮物highlight:
坐飛機過來的GJ 2008 Heritage 銀石款,裡面一句話都沒寫(完全ZQ風格)
不管是樣式還是銀石,真的是完全對到我的tone,超開心!!目前正在連續100天戴同一條項鍊

IMG_4883

還有來自小Paul的MJ跑趴包(今年流行禮到人不到...)
太!!美!!勒!!!沒看過這麼會挑禮物的男生,真的是可以嫁人了(誤)

IMG_3628

拆包裝的時候我一直尖叫,傻眼美!!並且裡面是皮夾的形式,
大概是觀察到我來英國後跑趴需求暴增,非常兼具美觀與實用性的禮物XD


還有Mari貼在我FB的挪威極光
 (她其實送我挪威的小杯子跟巧克力,但我私自認定這也是生日禮物)
因為有次我跟她提到,我聽說看到極光的人就會得到幸福;
這影片跟配樂都非常棒被我默默收為最愛...(請開全螢幕看它謝謝)


The Aurora from Terje Sorgjerd on Vimeo.

不過話說回來,她沒聽過看到就會幸福這種說法
(大概是哪裡來的行銷人把極光跟幸福扯上關係的...)

***

最近覺得如果可以過三次人生就好了...有好多不同的事情想做哦。

一次要當年輕的父母,讓小孩可以從我20幾歲就參與我的人生然後把一切都教給他
一次要過波西米亞人的生活,帶著母親的骨灰跟女兒一起流浪之類的,在每個城鎮固定只待一年,認識一些分開後就再也不聯絡的新朋友,什麼也不累積的活下去
一次就過最普通的人生,住在大都市裡努力往上爬,想辦法從工作獲得成就感或是嫁給有錢人之類的追逐物質的生活。跳開來看其實也是滿有趣的啦。

***

雖然英文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進步但是中文倒退很多,
說話聊天的時候不會發生什麼問題,但是一打起文章來就感到非常非常吃力
寫了又刪寫了又刪,簡直像眼睜睜看著自己智商倒退一樣相當不悅...="=

(這可以作為我都沒更新的藉口嗎?還是我以後放照片就好了!!)

2011-03-16

怠惰

IMG_3485

IMG_2710

IMG_3532

IMG_3535

IMG_3561

IMG_3546


最近真的是很混
沒在畫圖沒在寫東西也沒在拍照
手邊沒有什麼很給力的工作,好像也沒有很用力在唸書...=_=


(話說回來這學期到底有誰可以很用力在唸書的我真想知道,
光是上課, seminars, meetings, workshops, group projects就已經去掉8條命了,剩下一條留著給每週末的party拿去消耗剛好乾乾淨淨)


***


這是我的weekly shopping
IMG_3526

說來恐怖,不過,採購一週後的今天,這裡面除了兩盒Frostie之中的一盒還倖存,之外其他全部都被我消滅了。(不胖才奇怪啊)


***

然後上週末獨自去了Leeds唯一的vintage fair: St. Gemma's Hospice Vintage Fair。這是St.Gemma療養院舉行的慈善活動 (vintage fair直譯是舊貨展示會,可以想像成比較高級的跳蚤市場,是我這種熱愛老舊怪東西的人的天堂)

只可惜沒拍什麼照片,因為整個氣氛實在太不適合拿起相機當觀光客。可能它的地點偏僻,又不是太有名,整個活動裡面完全沒有外地人,大多是每年都來捐款給這家療養院的英國主婦、療養院患者的家人、或住附近的老公公老太太,氣氛不但不熱鬧還可以說有點謹慎;身為唯一的黃種人在裡面拍照顯然有點白目=_=為了不給這些英國人壞印象,我只有偷拍了這一張(這還不是拍了)

IMG_3588

舊唱機,目測大概八九十公分高,70鎊。
真好奇這東西在市集上怎麼能存在超過兩小時,要是我在本地有一個自己的房間絕對現場就買了用taxi搬回家去。(這麼說我以後會是山田太郎的媽媽那類型...)


IMG_3594


最後買了這個手套,還有上面的那個Celtic戒指,還有下面這組叉子


IMG_3597


叉子原本只想要一隻的,但是一隻一鎊、五隻才三鎊,
想著"叉子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多多益善啊"就拿了整組,
於是賣家附給我這個驚人的盒子..


IMG_3596


這種印刷分色方法跟紙質我整個看到傻眼,是多久以前的一點概念都沒有,
最下面的編號還是用沾水筆手寫上的,是想要嚇人到什麼地步

IMG_3600

後來我去查,生產這組叉子的John Batt & Co. Ltd公司存在的時間是1898-1920。

二戰前生產的叉子...=___= 簡直超越了vintage而該被稱為antique了吧
(但我還是會毫不客氣的把它拿來用的,這就是vintage對我的價值!)

***

關於古老的怪東西,我們圖書館也是一絕。Leeds University圖書館是UK前幾大的圖書館,因為學校很老的關係圖書館的館藏也很老,常常可以見到這樣的書放在架上

IMG_2671

或這樣的古老地圖集

IMG_3610

拉遠一點看,這些古董就大喇喇的放在必經通道上,
態度簡直不知道該說是open好還是careless好。(文化衝擊啊)

IMG_3609


隨便抽一本出來


IMG_3612

舊式藏書票(已經在我們圖書館發現很多不同時期的藏書章了,藏書票是第一次看到)

IMG_3613

這本來自已被解散的古老英國貴族圖書館Bibliotheca Lindesiana

IMG_3620

1899年出版。放在路邊真的沒問題嗎...=____=

IMG_3614


內文


IMG_3617

跟插圖(我看不懂其實...但猜是聖經故事)

IMG_3618


***


歸因於去年12月的惡劣天氣、歐洲大雪、交通停頓、技術問題等等常見的英式理由,我訂的聖誕卡終於在3月初送到我手上。超開心的啊。

IMG_3506

(圖中是我每天上課的Business School,11月趁下雪趕快拍了趕快送印的,
廠商倒是滿不在乎地印他三個月才寄到我手上)

排除到底誰想會要過期一季的聖誕卡不說,原本打算藉寫聖誕卡的機會謝謝幫我寫推薦函的老師跟老闆們,至今當然也是沒有做orz
老闆自己也很忙倒是還好,老師那邊則是死定了絕對會把我殺了啊沒在開玩笑orzzz
(學弟妹現在應該會聽到她說“你們這些要推薦函的啊,以前你們有個學姐...%$#^&@**@%$”)


***

跳痛一下用一張聳動的海報做結。

IMG_3498

這是一個學生政治團體"SSDP" (Student for Sensible Drug Policy)的小廣告,
文化衝擊啊orz

2011-01-16

scene of the day: the handbook

今天去圖書館借資料,有本我非讀不可的書叫做“Handbook of Public Relations”
聽起來相當handy,我完全預期它size小巧可以塞進口袋帶回家,

然後它長這樣

IMG_2668

多麼氣勢磅礡的一本HANDBOOK啊!我找到書的時候之傻眼不自覺說出了  Handbook個小啦!!
還好周圍沒有聽得懂中文(或中文沒有好到聽得懂髒話)的人。
但因為裡面有一章跟我在進行的essay直接相關,最後還是乖乖把他帶回家了順便當作鍛鍊身體(update: 想想這可能是我隔天背有點痛的原因?)而且用完還要再走15分鐘把他還回去(暈)

後來ZQ大笑說,handbook可能意思是它像字典一樣可以放在手邊,需要的時候拿起來翻閱的意思嘛;我稍微覺得有點道理,可最好PR是可以這樣搞的啦!!想像一下也知道誰會說:阿有crisis了歐那我趕快回家翻一下我的PR handbook好了,成何體統啦!

--

欸我覺得很不妙耶最近好像沒有一篇是完全沒有髒話的,這樣下去有兩個後果,一是contains dirty words這個tag會爆掉(到底誰在乎啊!!),二是大家以後就不會被我的外表所騙以為我是個氣質正妹了(從來也沒有人這麼說好嗎!!!)

2011-01-04

scene of the day - postcards

過了一個精疲力盡的Xmas+New Year,開始把自己收拾好寫essay跟準備考試。

IMG_2634

帶ZQ去倫敦的時候在paperchase看到這張明信片,整個驚為天人非買不可
雖然英國人沒有靠北這個詞,不過這顯然就是你寄給任何人對方都會覺得很靠北的東西
理性消費者如ZQ通常會皺一下眉頭,衡量是該叫我把它放回去之後應付一個在地上打滾大鬧的成人,
還是該付60 pence走掉了事。而顯然後者對他而言比較輕鬆。
(註:於是我得寸進尺買了兩張)
然後我今天把它寄給世界少數上可以容忍這種幽默而不會把它摔在桌上大叫靠~~~北哦的人XD
(不我覺得還是會大叫...但管他的我又聽不到)

寄出之前我得意的用視訊秀這張卡片給住在倫敦的Paul the posh看
沒想到只獲得posh平淡的"哦"兩聲,實在不甚滿意
今天稍晚在好久沒去開的信箱中得到解答....原來這位仁兄早在一個月就前寄給我這張明信片

IMG_2635

靠  欠揍程度完全是不相上下啊!!!搞什麼!!!
而且背面寫的是:"我知道你很喜歡英國跟倫敦,希望你會喜歡這張卡片!" 
整個得了便宜還賣乖,裝無辜欠揍加倍!!!(我爆炸!!!)


同一天(其實是我太久沒開信箱) 還收到c jay從日本函館寄來的夜景明信片,
來自c jay這趟臨時起意買了機票就飛走、什麼都沒帶的酷炫日本流浪之旅(我也想住住膠囊旅館...)

IMG_2636
重點是明信片美到翻過去,這才差不多吧!!!上面那張好好反省一下!!

(那你寄給人家的又是什麼...)
(我們好像在玩不幸的連鎖信....請期待下一個收到超瞎明信片的受害者)

(不得不說Paul寄給我的好像比我寄出去那張好,它上面的London feature還比較多,而且都是cockney梗)

2010-12-10

scene of the day - Union Books

IMG_2278

IMG_2279

Student Union裡面由學校經營的大學書店在12月關門了。這個書店有36年的歷史,不過近5 6年來常常只有打平或赤字。比起死撐著堅持大學裡要有自己的書店,把這個位置租出去似乎是更合理的做法。

IMG_2280